

这里提到的刀剑,将这一场景与
最后晚餐中的对话(22:38)联系起来。
其中一位门徒砍下了大司祭仆人的右耳(22:50)。
只有在若望福音中,
读者才得知行凶者是伯多禄,
而那仆人名叫玛耳曷(若18:10)。
耶稣立刻制止了进一步的暴力行动,
就如他在22:38中果断结束对话一样。
他当下伸手触摸那人,
治好了他的耳朵(22:51),
这是一个温柔的举动。
与耶稣其他的治愈不同,
那些通常都是有人呼求他帮助,
而这里这个仆人什么都没说,
耶稣也没有对他说话。
他的行为完全出于恩慈,
彰显了他仁慈的本性。
耶稣被带到大司祭的宅邸(22:54–71)
前来逮捕耶稣的首席司祭,
圣殿卫兵和长老们,
很可能就是先前在圣殿质问过耶稣的那些人(20:1–47)。
此时罗马官员尚未出现,
他们只会在耶稣被带到公议会之后才介入。
犹太的圣殿当局并未进行正式审判,
而是举行了一场讯问。
他们希望从这次讯问中
找到耶稣违犯犹太法律的根据,
以便日后向般雀·彼拉多控告他。
最终,他们利用耶稣不否认
自己是天主子(22:70–71)这一点,
将其歪曲为对罗马政权的威胁(23:2)。
整个事件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