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这种讥笑也唤起人对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回忆,

当时魔鬼也是以“你若是天主子……”开头(4:3, 9)。

人群的嘲弄因此成为撒殚再次现身的“适当时机”。

耶稣没有响应这些挑衅,

也没有从十字架上下来;

正因为他选择留下,他击退了撒殚的诱惑。

他选择忍受,并在十字架上施予宽恕——

这两者结合显示了他就是天主子。

 

两个犯人的回应(23:39–43)

与耶稣同钉的两个犯人,

再次呈现了“分裂”这一主题:

一个嘲笑耶稣,另一个则求他怜悯。

此外,这段对话紧随耶稣的罪状之后,

使耶稣的无辜,公义,尤其是他的慈悲更加突出。

在四部福音及整个新约中,

虽然屡次提到“永生”,

但耶稣向作恶者所许的“乐园”,

却是其中极少数具体提及终末归宿的片段之一。

圣保禄在《格林多后书》12:4中也使用了“乐园”一词。

 

耶稣之死(23:44–49)

路加在耶稣死亡的记述中,

汇集了全福音的重要神学主题。

耶稣的死亡,开启了“上主的来临”(参见21:25–38),

这个“探访”将持续到第三日——那时基督将战胜撒殚。

 

在救恩历史的脉络中,路加参照了旧约,

次经以及新旧约之间的宗教作品。

其中,《以诺二书》第67章与路加有诸多相似之处:

暂时的黑暗,见证者的出现,

天主的光荣,群众归家等(参见 Charlesworth, 第195页)。

路加并不强调天主对耶稣死亡的震怒,

而是突出天主的探访,其圆满将在复活中实现。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