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加及其他福音作者都有意淡化
比拉多在耶稣被判死刑中的角色。
因为在福音撰写时期,
基督徒社群正面临与耶稣当年类似的指控——
被认为是在扰乱罗马秩序。
为了减轻罗马对早期教会的怀疑,
路加将比拉多描写成一个不知情,
软弱且对耶稣案件毫无情感牵连的官员。
因此,耶稣被钉十字架的责任,
在福音记载中大多归咎于犹太宗教领袖。
但历史事实却不尽然。
比拉多和大多数罗马总督一样,
手段极其残酷。他们没有理由
对被征服民族表现出公正或仁慈。
罗马是世界霸主,而犹太人是被征服,
受压迫的民族,其中不少人更被沦为奴隶。
特别是在耶路撒冷及圣殿体制内的犹太当权者,
像其他殖民地的代理人一样,
从与罗马的合作中获得了权力,地位与保障。
这些圣殿的统治集团只占当时社会的极少数,
并不能代表整个犹太民族,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今日。
犹太首领对耶稣所提出的控告(22:67–71),
在比拉多面前得以呈现,
反而从基督徒传统中印证了耶稣的身份:
他确实是默西亚,是天主子,
是来建立天主国的那一位。
而贯穿整部苦难叙述的,
是耶稣无辜的主题,
作为对这些虚假指控的有力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