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次经及旧新约间之启示文学开始,
直至基督信仰传统中《默示录》之高峰,
诸先知及经师皆视世上诸强权帝国——如埃及,
巴比伦,希腊及罗马——为撒旦之敬拜者。
此经文正反映此一传统;撒旦自夸为罗马之主。
然耶稣戳破魔鬼之狂妄,
将人类之渴望从自私自利之世俗帝国统治,
引向真正之伟大,
荣耀与敬拜——即上主天主。
魔鬼既未能以解除痛苦或权力之诱惑使耶稣屈服,
遂设最后试探于圣殿之屋檐,
以此对应耶稣最终在耶路撒冷十字架上之苦难。
若耶稣听从魔鬼之言,
从圣殿屋檐跃下,
则此举乃全然背弃天主之救赎计划,
意味着与撒旦结盟。
此等情形下,绝无天使会来“保护”他(4:10)。
魔鬼之意图,乃在耶稣尚未展开其使命之前,
诱使他自取灭亡。
然而,耶稣不仅断然拒绝试探,
且提醒魔鬼,其自身亦受制于天主:“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耶稣依《梅瑟五书》之训示,
逐一击退魔鬼之三次试探:
变石为饼(4:4),崇拜撒旦(4:8),
自圣殿屋檐跃下(4:12),
分别对应《申命记》8:3、6:13、6:16。
最终,路加记述:“魔鬼暂时离开了他”(4:13),
此乃标志此役之终结;
然魔鬼并未认输,而将于耶稣受难时,
卷土重来,以更强烈之势发动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