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09
四旬期第一主日(丙)
路4:1-13
耶稣充满圣神,
由约旦河回来,
就被圣神引到荒野里去了,
四十天的工夫受魔鬼试探;
他在那日期内什么也没有吃,
过了那日期就饿了。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天主子,
命这块石头变成饼罢!”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人生活不只靠饼。’”
魔鬼引他到高处,
顷刻间把普世万国指给他看,
并对他说:“这一切权势及其荣华,
我都要给你,因为全交给我了;
我愿意把它给谁,就给谁。
所以,你若是朝拜我,这一切都是你的。”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载:‘你要朝拜上主,
你的天主;惟独奉侍他。’”
魔鬼又引他到耶路撒冷,
把他放在圣殿顶上,
向他说:“你若是天主子,
从这里跳下去罢!
因为经上记载:‘他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保护你,
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踫在石头上。’”
耶稣回答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魔鬼用尽了各种试探后,
就离开了他,再等时机。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
就今天福音指出三部对观福音皆记载耶稣在旷野中受试探,
紧接于他领受洗礼之后(玛 4:1-11;山谷 1:12-13)。
唯独在路加福音中,耶稣是“充满圣神”而进入旷野(4:1)。
此试探并非他旷野旅程之偶然事件,
而是整个场景之核心意义:
与撒旦之争战,乃耶稣使命之关键,
并构成路加福音之一大主题。
故此,耶稣进入旷野乃是他自主之决定,
而圣神亦与他同在。
耶稣人性与天主性之定义,
于基督信仰初期曾引发激烈争论,
直至第五世纪方才定案。
然关于耶稣自身对其天主子身份之意识,
在传统中则存有伸缩之空间。
路加将他于旷野之时光
描绘为他彻底领悟自身使命之刻,
使他完全觉悟其生命之意义及其所承负之责任。
耶稣所面对 者,并非凡俗之敌,
而是超自然之存在,
其根源可追溯至旧约,
尤以次经及伪经为甚。
词源学上,“ha-satan”(撒旦)于希伯来语意为“控诉者”或“检察官”,
而希腊语则译作“diabolos”,即“诽谤者”。
在路加福音中,“撒旦”与“魔鬼”乃可互换之词。
经文记载,耶稣四十日未曾进食,几至濒死之境。
此事当否直解,或存争议,
然普遍之理解为,
耶稣仅摄取极少食物,
几近断绝饮食。
路加调整玛窦所载之试探顺序,
使其按强度递增展开。
魔鬼非欲使耶稣怀疑其天主子之身份,
因牠深知耶稣是谁,故无须假装不知。
相反,牠乃以如何作为天主子于世生活之方式来试探耶稣。
魔鬼既无法于神圣权能上战胜耶稣,
遂欲在受造物之前羞辱天主,
试图使天主子改变立场。
路加正是依此架构整个试探之场景。
若耶稣将石变为饼,固然可满足饥饿,
然此举亦将使他脱离人类最基本之生存经验,
从而削弱其完成救世使命之能力。
其余二次试探,亦遵循此加重赌注之模式。
耶稣未曾以其神性规避人类之痛苦与苦难(4:2-4),
故魔鬼转而以权力之诱惑试探他。
此刻魔鬼引诱耶稣夺取罗马帝国之统治权,
赐予他超越凯撒之权柄与威势。
路加 4:6 载有一耐人寻味之语:“此权柄已交予我。”
魔鬼以“神圣被动态”修辞之方式,
使其试探听来犹如天主既定之计划之一部分。
然而,此言实乃谎言,
魔鬼欺诳之心昭然若揭。
自次经及旧新约间之启示文学开始,
直至基督信仰传统中《默示录》之高峰,
诸先知及经师皆视世上诸强权帝国——如埃及,
巴比伦,希腊及罗马——为撒旦之敬拜者。
此经文正反映此一传统;撒旦自夸为罗马之主。
然耶稣戳破魔鬼之狂妄,
将人类之渴望从自私自利之世俗帝国统治,
引向真正之伟大,
荣耀与敬拜——即上主天主。
魔鬼既未能以解除痛苦或权力之诱惑使耶稣屈服,
遂设最后试探于圣殿之屋檐,
以此对应耶稣最终在耶路撒冷十字架上之苦难。
若耶稣听从魔鬼之言,
从圣殿屋檐跃下,
则此举乃全然背弃天主之救赎计划,
意味着与撒旦结盟。
此等情形下,绝无天使会来“保护”他(4:10)。
魔鬼之意图,乃在耶稣尚未展开其使命之前,
诱使他自取灭亡。
然而,耶稣不仅断然拒绝试探,
且提醒魔鬼,其自身亦受制于天主:“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耶稣依《梅瑟五书》之训示,
逐一击退魔鬼之三次试探:
变石为饼(4:4),崇拜撒旦(4:8),
自圣殿屋檐跃下(4:12),
分别对应《申命记》8:3、6:13、6:16。
最终,路加记述:“魔鬼暂时离开了他”(4:13),
此乃标志此役之终结;
然魔鬼并未认输,而将于耶稣受难时,
卷土重来,以更强烈之势发动攻势。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看见如果魔鬼试探耶稣,
魔鬼定也试探我,
这不是说我伟大,
而是说魔鬼伤不了天主,
魔鬼就想尽办法伤害天主所爱的我。
魔鬼诱惑的伎俩不外:欲望的满足,
财富的追求,对天主傲慢的抗命。
我须透过忠于祈祷,以克己的生活,
对财富的轻视,以及对主至死不渝的服从,
跟紧领我战胜邪魔的主。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