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人的性别及其行动在故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她直接对耶稣说话,
并且马尔谷详细记载了她的言辞,
这与患血漏的妇人形成对比,
后者的言辞未被直接记录。
此外,这名妇人并未被提及与任何男性的关系——
在当时父权社会中,这一点至关重要。
她独自为女儿采取行动,
这一点与雅依洛的角色形成鲜明对照——
雅依洛是社会中的高阶人士,为女儿向耶稣求助。
耶稣为何称她为“小狗”(希腊文:kynarion,谷7:27),
并以“子女”与其对比?
人们往往将“子女”比作犹太人,
而“小狗”比作外邦人。
然而,前几章中耶稣在革辣撒地区治愈附魔者(谷5:1-20),
已清楚表明他愿意帮助外邦人。
在接下来的两段故事中,
他还治愈了一位聋哑人(谷7:31-37),
并在外邦地区喂饱四千人(谷8:1-10)。
因此,这并非单纯因为种族问题。
是否因她的性别?耶稣曾积极地帮助伯多禄的岳母(谷1:30-31),
他也称赞患血漏妇人的信德(谷5:34),
并在圣殿里称赞贫苦的寡妇(谷12:41-44)。
是否因她的富裕身份?
耶稣曾召叫至少一位富裕的门徒,
即税吏肋未(谷2:13-14),
而他也毫不犹豫地帮助雅依洛这位地位显赫的会堂长。
虽然这些因素可能解释耶稣的言辞,
但在马尔谷福音的整体叙述中,
这一事件超越了对种族,
性别或社会地位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