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叙述快速推进,
但此段充满神学意味。
信者应注意耶稣头上牌子所载之字句,
虽遭犹太人反对,却宣示耶稣的真理。
耶稣之死与钉十字架的细节,
是“耶稣所爱的门徒”亲眼目睹,
亦显其对耶稣及其母的忠诚。
耶稣临终时,明智地宣告:
父所托之“工程”已圆满完成;
当下,圣神“被释放”,
虽要至第三日方赐予门徒,
此情景即是耶稣使命的神学高峰。
在耶稣死后,因翌日为安息日及逾越节,
犹太人要求比拉多将耶稣
及与他同钉者之尸体自十字架上取下。
为加速死亡,他们请求打断钉者腿骨。
比拉多准其所请。
但士兵发现耶稣已死,
遂未击断腿,而用枪刺他肋旁,
遂有血与水流出。此事由“真实的见证者”所见
(无疑为耶稣所爱的门徒),为使读者相信。
“水与血”的流出在若19:34与
若一5:6中皆有提及:“那藉水和血而来的耶稣基督,
不是单靠水,而是靠水和血而来的。”
此两经文长期为神学难题。
初代团体曾就“如何经由耶稣获得救恩”有所争论:
是靠“活水”圣神的倾注(参7:37–39)?
抑或靠耶稣的“祭献之血”?
若一5:6表明,耶稣的使命不仅是赐予圣神,
亦是为除去罪恶而牺牲性命。
因此,若一5:6的神学表达,
在若19:34成为历史事件的呈现,彰显此核心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