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09
教会之母纪念
若19:25-34
在耶稣的十字架旁,
站着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姊妹,
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
耶稣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
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
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
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此后,耶稣因知道一切事都完成了,
为应验经上的话,遂说:“我渴。”
有一个盛满了醋的器皿放在那里,
有人便将海绵浸满了醋,
绑在长枪上,送到他的口边。
耶稣一尝了那醋,便说:“完成了。”
就低下头,交付了灵魂。
犹太人因那日子是预备日,
免得安息日内——那安息日
原是个大节日——尸首留在十字架上,
就来请求比拉多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
兵士遂前来,把第一个人的,
并与耶稣同钉在十字架上的第二个人的腿打断了。
可是,及至来到耶稣跟前,
看见他已经死了,就没有打断他的腿;
但是,有一个士兵用枪剌透了他的肋膀,
立时流出了血和水。
《二十一世紀熱羅尼莫聖經詮釋》就今天福音指出
在接下来的经文中(25–27节),
我们得知,在耶稣十字架下,
有四位他的追随者:三位妇女和一位男子。
这三位妇女是:耶稣的母亲,
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
以及玛达肋纳的玛利亚。
克罗帕在新约中只在此处提及,
依赫哲西波(Hegesippus)记载
(见优西比乌《教会史》3.11.1;3.32.6),
克罗帕是若瑟(即耶稣之义父)的兄弟。
第三位妇女,即“玛达肋纳的玛利亚”。
“玛达肋纳”本应是其故乡,
而“Migdal”希伯来语意为“高塔”,
或许象征着玛利亚为“坚强与忠贞之塔”。
她也将是复活主显现的第一位见证人(20:14)。
自2009年起,考古学者在
加里肋亚海西岸发现玛达肋纳古城遗迹,
益发加深了对此地之认识
(Bauckham与DeLuca 2015)。
第四人是“耶稣所爱的门徒”。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十字架下的临在,
间接对照了伯多禄的缺席;
伯多禄虽为门徒之首,
却于苦难时刻否认了耶稣并弃他而去。
耶稣在十字架上对母亲说话,
并指示这门徒从此成为她的“儿子”;
又对门徒说话,称其母为门徒的母亲。
《福音》记述:那日之后,
那门徒便将耶稣的母亲接到自己家中。
不知这是否仅为对门徒照顾耶稣母亲的历史记录,
或是蕴含神学象征,尚无定论。
接下来是众人献给耶稣酸酒的情节。
耶稣饮后宣称:“完成了。”
(30节)此处所用希腊动词略具歧义,
可解作“结束”,也可作“圆满成就”。
较可能之意,乃指他完成了天主托付的“工程”,
即向世人启示天主救赎之爱(参3:16–17)。
下一节中,“交付神魂”一语亦具含义:
可仅指死亡,也可指耶稣“释放”了圣神,
如他在帐棚节(7:39)中所预许者。
既然圣神在若望福音中极为关键,
本节不应仅指耶稣之死,
更应视为他整个使命的巅峰时刻。
虽然叙述快速推进,
但此段充满神学意味。
信者应注意耶稣头上牌子所载之字句,
虽遭犹太人反对,却宣示耶稣的真理。
耶稣之死与钉十字架的细节,
是“耶稣所爱的门徒”亲眼目睹,
亦显其对耶稣及其母的忠诚。
耶稣临终时,明智地宣告:
父所托之“工程”已圆满完成;
当下,圣神“被释放”,
虽要至第三日方赐予门徒,
此情景即是耶稣使命的神学高峰。
在耶稣死后,因翌日为安息日及逾越节,
犹太人要求比拉多将耶稣
及与他同钉者之尸体自十字架上取下。
为加速死亡,他们请求打断钉者腿骨。
比拉多准其所请。
但士兵发现耶稣已死,
遂未击断腿,而用枪刺他肋旁,
遂有血与水流出。此事由“真实的见证者”所见
(无疑为耶稣所爱的门徒),为使读者相信。
“水与血”的流出在若19:34与
若一5:6中皆有提及:“那藉水和血而来的耶稣基督,
不是单靠水,而是靠水和血而来的。”
此两经文长期为神学难题。
初代团体曾就“如何经由耶稣获得救恩”有所争论:
是靠“活水”圣神的倾注(参7:37–39)?
抑或靠耶稣的“祭献之血”?
若一5:6表明,耶稣的使命不仅是赐予圣神,
亦是为除去罪恶而牺牲性命。
因此,若一5:6的神学表达,
在若19:34成为历史事件的呈现,彰显此核心真理。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回忆,
在一回梦中(2005/9/10),
我得圣母鼓励的经验。
透过那个梦,我得知日后我要为主受苦。
十字架上的主把世人托付给圣母,
也把圣母托付给爱主的人。
得到主与圣母之爱的我,
今天知道要亲近圣母,
且要以圣母的名,爱主的子民,
引领他们做回归天父的准备。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