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当全家正在庆祝时,

镜头转向了大儿子。

他一直在田间劳作,

与游荡的小儿子形成鲜明对比。

他对弟弟的归来感到愤怒,

并拒绝进入家门,这使父亲感到难堪。

于是,父亲亲自出来恳求他。

大儿子对弟弟毫无怜悯之心,

对父亲也同样如此,并向父亲说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认为自己一直遵守父亲的命令,

却从未得到认可,

他的愤怒最终爆发出来:“你从来没有给过我一只山羊,

好让我和朋友一起欢乐!”

他甚至不愿称弟弟为“我的弟弟”,

而是对父亲说:“你这个儿子吞尽了你的家产”(路加福音15:30)。

大儿子深知,若弟弟不在,

父亲所有的一切都会归他所有。

然而,如今弟弟回来了,

父亲又设宴款待,他害怕自己的利益会受损。

父亲对小儿子所施予的慈悲,

也同样施予了大儿子:“孩子,

你常和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路加福音15:31)。

藉此,父亲提醒大儿子,

他与弟弟之间仍是兄弟关系,

并强调:“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生,

失而复得的!”(路加福音15:32)。

 

在这个比喻的三个主要人物中,

父亲最为崇高,最具爱心

他的行为成为门徒们效法的榜样。

那么母亲呢?这个父亲展现了如同母亲一般的慈爱与怜悯。

他始终是一个榜样人物,

他的回应是完整的,充满爱的。

他是否是一个鳏夫?

他是否因为独自抚养两个儿子而承受了自身的痛苦,

同时也见证了他们在没有母亲的情况下所经历的伤害?

听众应记住,这个比喻的背景,

是耶稣因接纳罪人而受到宗教领袖的批评(15:2)。

 

伦勃朗的画作《浪子回头》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被认为是描绘这个比喻的最著名画作。

这则故事也在历代激发了众多画家,

艺术家,音乐家和编舞家的创作灵感。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