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2025-03-18

四旬期第二周周二

玛23:1-12

 

那时,耶稣对民众和他的门徒

讲论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

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行要守;

但不要照他们的行为去做,

因为他们只说不做。

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

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

他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叫人看;

为此,他们把经匣放宽,衣䍁加长;

他们又喜爱筵席上的首位,会堂中的上座;

喜爱人在街市上向他们致敬,称他们为‘辣彼’。

至于你们,却不要被称为‘辣彼’,

因为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

你们众人都是兄弟;

也不要在地上称人为你们的父,

因为你们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

你们也不要被称为导师,

因为你们的导师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亚。

你们中那最大的,该作你们的仆役。

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

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二十一世紀熱羅尼莫聖經詮釋》就今天福音指出

这篇训诲首先承认了经师和法利塞人的权威地位。

他们“坐在梅瑟的讲座上”,

这可能指的是他们在会堂中实际坐着诵读《妥拉》的座位,

或是放置《妥拉》经卷的讲桌,

也可能是他们教学权威的象征。

耶稣对他们的批评在《新美国圣经修订版》

(NABRE)的翻译中略显模糊:“他们只说不做”(23:3b)。

除非耶稣是带着讽刺的语气,

否则这似乎与他先前对法利塞人

独特解读的谴责(如12:1–14;15:1–20),

以及他对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教导”的警告(16:12)相矛盾。

更可能的含义是,经师和法利塞人垄断了

诵读《妥拉》经卷的权力:“他们只说不做。”

因此,耶稣的门徒应当遵守他们所诵读的梅瑟法律,

但不应跟随他们独特的哈拉卡(halakoth,即口传律法),

因为这削弱了梅瑟法律本身的要求。

他们也因其错误的动机

而受到谴责:“他们所行的一切工作,

都是为了叫人看”(23:5;参见6:1, 5, 16)。

 

这些警告也具有基督论的意义。

他们对《妥拉》的解读,

尤其是他们所“束缚”或禁止的内容(23:4),

成为人们肩上的沉重负担。

相比之下,耶稣邀请他的门徒背负“柔和的轭”(11:30;参见12:1–14)。

他们的经匣(tefillin,即佩戴在手臂和额头上的小盒子,

内含《妥拉》经文,出谷纪13:9, 16;申命纪6:8)

被故意做得极为宽大,

并且他们延长自己祷告披肩上的繸头

(户籍纪15:38–39;申命纪22:12)。

玛窦称这些tefillin为“经匣”(phylacteries),

这可能暗示他们以迷信的方式使用它们。

耶稣的门徒应当佩戴朴素的tefillin和繸头。

耶稣的繸头并非夸张的敬虔象征,

而是天主治愈人心的工具(9:20;14:36)。

 


 

从古代地中海社会的竞争性文化来看,

经师和法利塞人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世俗的荣誉之上,

例如宴席上的上座,

会堂里的显赫席位,

以及在人前受人敬礼。

在这样的文化观念下,

耶稣所倡导的价值观会被视为可耻的。

二者的对比,在对头衔的态度上尤为明显。

经师和法利塞人喜爱被称为“辣彼”

(即希伯来文中的“我的老师”),

这个称谓后来成为犹太教中特定职务的称号。

 

在一连串的对比中,

教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被警告,

不要被称为“辣彼”或“导师”,

也不要称别人为“父亲”。

正如耶稣在祈祷中所教导的,

天主才是唯一的父(6:9);

他的两位门徒曾被召唤离开他们的父亲载伯德,

以跟随耶稣(4:21–22)。

基督的“另一个家庭”(12:46–50)

意味着所有人都是兄弟,

并且只有一位教师或导师,

即基督,他在整个福音中以权威施教。

默西亚(基督)也是他们的主人。

他的教导颠覆了荣誉-羞耻社会的期待:

伟大之处在于成为仆人;

谦卑反而会导致被高举,反之亦然。

那“谦卑自己”的人(23:12)

与那些“夸耀自己繸头”的人(23:5)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留意主的提醒:生活在世间,

我盯牢的是主,非我自己或他人,

也非我的成就,或他人对我的评价。

我想到发掘“北京猿人”的法籍耶稣会德日进神父。

天主赏赐他恩宠与智慧,

然而最终他是在抑郁痛苦中孤寂地死在异国,

参加他葬礼的只有10人。

神父死后,他的写作被世人广泛推崇。

我相信今天神父的无穷喜乐是他清楚地知道,

他在世时所拥有的一切智慧与启示皆来自天主,他的老师。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