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这段祈祷反映了耶稣与天主之间的亲密关系

(例如 11:27;26:39, 42;对照《马尔谷福音》14:36:“阿爸”)。

它似乎起源于一种末世性的祈祷,

请求天主迅速行动,使他的国度降临。

玛窦保留了这种末世性的紧迫感:

• “我们的日用粮,求你今天赐给我们”

(路加版本为“我们的日用粮,求你天天赐给我们”);

• “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即末世性的试炼,对比《默示录》3:10);

• “但救我们免于凶恶”(即魔鬼;希腊教父更倾向于这种带有阳性特征的表达,

而西方版本则更抽象地翻译为“免于凶恶”)。

然而,与玛窦的真福八端类似,

玛窦版本的祷文不仅仅是一个祈求的表达,

更对祈祷者提出伦理要求:

• 人类必须与天主的旨意合作(“愿你的旨意承行于地,如在天上一样”)。

• 罪债的宽恕取决于人的宽恕能力(“宽免我们的罪债,犹如我们也宽免得罪我们的人”)。

 

关于“食粮”的请求,学界存在特别的讨论,

因为该短语使用了一个在希腊文学中未见的形容词 epiousios。它可能意味着:

1. “今日之粮”(对应于拉丁古译本 quotidianus,“每日”),

2. “明日之粮”(可能暗指《出谷纪》16:5 中,为安息日准备的双倍玛纳),

3. “维持生命所需之粮”。

如果取第三种解释,

那么这个请求指的是物质食物,

或一般的物质需求。

圣热罗尼莫的《武加大译本》采用了对 epiousios 的直译 supersubstantialis,

这使其与圣体圣事(即“超本质之粮”)建立了特定的联系。

因此,这段祈祷的末世性可能更倾向于暗指玛纳,

并表达了一种催促默西亚宴席降临的愿望。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