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1
四旬期第一周週二
瑪6:7-15
耶稣说:“你们祈祷时,
不要唠唠叨叨,如同外邦人一样,
因为他们以为只要多言,
便可获得垂允。
你们不要跟他们一样,
因为你们的父,
在你们求他以前,
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
所以,你们应当这样祈祷:
我们在天的父!
愿你的名被尊为圣,
愿你的国来临,
愿你的旨意承行于地,
如在天上一样!
我们的日用粮,
求你今天赐给我们;
宽免我们的罪债,
犹如我们也宽免得罪我们的人;
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
但救我们免于凶恶。
因为你们若宽免别人的过犯,
你们的天父也必宽免你们的;
但你们若不宽免别人的,
你们的父也必不宽免你们的过犯。”
《二十一世紀熱羅尼莫聖經詮釋》就今天福音指出
第二个关于祈祷的例子(6:5-8),
很可能指的是个人的恳求式祷告
(《天主经》6:9-13 具有团体性,
因此不能将此视为禁止公共的礼仪祈祷,
18:19-20 也支持这一观点)。
这段论述对比了门徒的祈祷方式
与犹太人及外邦人的祈祷方式,
后者是从犹太人的视角来看待的,
仿佛教会是一个tertium gens(“第三类族群”)。
犹太的伪善者在公众场所“站立”
(这是祈祷的常见姿势),
以便被人看见。
而外邦人则用大量的言辞向神祈求,
以期得到回应。
前者因其不真诚的动机而受到谴责,
后者则是不必要的,
因为天父早已知道他子女的需要。
相反,祈祷应当“在你的内室里”,
即屋内没有窗户的隐秘之处进行。
主祷文(这一名称来源于圣居普良)
在福音书中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6:9-14;《路加福音》11:1-4;
《十二宗徒遗训》8:2 也有接近玛窦版本的祷文)。
即便玛窦的版本较长,仍然保持简洁,
与外邦人的冗长祈祷形成对比,
并可能是犹太基督徒对更长的犹太祷文 Shemoneh Esreh
(敬虔的犹太人每天诵读三次)的另一种替代方案。
它的礼仪性质(如“我们在天的父”,对比路加的“父”)
在许多抄本中还通过光荣颂的附加而进一步加强。
这段祈祷反映了耶稣与天主之间的亲密关系
(例如 11:27;26:39, 42;对照《马尔谷福音》14:36:“阿爸”)。
它似乎起源于一种末世性的祈祷,
请求天主迅速行动,使他的国度降临。
玛窦保留了这种末世性的紧迫感:
• “我们的日用粮,求你今天赐给我们”
(路加版本为“我们的日用粮,求你天天赐给我们”);
• “不要让我们陷入诱惑”(即末世性的试炼,对比《默示录》3:10);
• “但救我们免于凶恶”(即魔鬼;希腊教父更倾向于这种带有阳性特征的表达,
而西方版本则更抽象地翻译为“免于凶恶”)。
然而,与玛窦的真福八端类似,
玛窦版本的祷文不仅仅是一个祈求的表达,
更对祈祷者提出伦理要求:
• 人类必须与天主的旨意合作(“愿你的旨意承行于地,如在天上一样”)。
• 罪债的宽恕取决于人的宽恕能力(“宽免我们的罪债,犹如我们也宽免得罪我们的人”)。
关于“食粮”的请求,学界存在特别的讨论,
因为该短语使用了一个在希腊文学中未见的形容词 epiousios。它可能意味着:
1. “今日之粮”(对应于拉丁古译本 quotidianus,“每日”),
2. “明日之粮”(可能暗指《出谷纪》16:5 中,为安息日准备的双倍玛纳),
3. “维持生命所需之粮”。
如果取第三种解释,
那么这个请求指的是物质食物,
或一般的物质需求。
圣热罗尼莫的《武加大译本》采用了对 epiousios 的直译 supersubstantialis,
这使其与圣体圣事(即“超本质之粮”)建立了特定的联系。
因此,这段祈祷的末世性可能更倾向于暗指玛纳,
并表达了一种催促默西亚宴席降临的愿望。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由主对门徒有关祈祷的教导,
看见天父喜欢聆听世人向他祈祷,
以及世人最中悦天父的祈祷意向。
每天清晨,我必与主在圣神内向天父
以主祷文开始一天的祈祷与生活。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