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
这一场景也让人想起厄则克耳先知书34:14,
上主在以色列的山上牧放他的羊群。
群众对治愈的反应表明他们理解了其意义,
因为他们“赞颂以色列的天主”(参考咏41:14;依29:23)。
第二次奇迹性的分施食物(15:32–39)与
第一次(14:13–21)非常相似,
但人数较少,饼却更多。
一些人认为这象征着向外邦人的分施食物,
以平行此前向以色列的分施食物。
客纳罕妇人的故事已经提高了对外邦人(“狗”)将分享儿童之饼的期待。
七个饼和篮子可能暗示了七十个外邦民族(创10)。
然而,玛窦淡化了马尔谷中将这一奇迹定位于外邦领地的那些特征(谷7:31),
并进一步强调了15:29–31中流亡回归的主题。
一种解释是,
福音作者保留了耶稣的使命限于以色列迷失的羊的历史限制,
同时暗示未来(复活后)对外邦人的分施食物。
耶稣对门徒说的话(“我不愿遣散他们空着肚子回去”)
明确回应了门徒此前要求他遣走客纳罕妇人的请求(15:23;参考14:15)。
只有当四千人以及更多的“妇女和小孩”吃饱后,
基督才准备让他们离去。
同时,“拿起”,“ 擘开”(26:26;也包括“祝福与祝谢”,
希腊文 eucharistēsas)的动作,
预示了复活后信友圣体圣事的聚餐。
今天主前,圣神引领我看见……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