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黑落德的生日庆典

以一场可怖的筵席作结——

若翰的首级被端放在盘中。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耶稣设下一席赐生命的筵席,

满足了人类的饥饿。

达味之子,作为那位受命

喂养亡羊的牧人(则 34:23),

不能长久独自一人;

不久,便有大批群众跟随他,

激起他的怜悯与治愈。

相较于那些务实的门徒

劝他“遣散群众”去自购食物,

耶稣牧者的直觉极为敏锐,

他为他们的饮食早已作准备。

 

这件事迹罕见地被四部福音书共同记载

(亦见谷 6:32–44;路 9:10–17;若 6:1–15)。

如同某种程度上预示最后晚餐

(26:20)一般,这餐发生于傍晚时分。

这奇迹较厄里叟先知所行的更为壮观——

后者以二十个大麦饼喂饱百人(列下 4:42–44)。

经上所载的五千人仅指成年男子(14:21);

若包括妇女与孩童,实际人数将大幅增加。

 

这奇迹于多层次上运作。

在叙事中,它确实满足了饥饿的群众。

但其地点是在“荒野之地”(erēmostopos),

令人联想起天主昔日在旷野中

赐下玛纳的恩赐(erēmos,出 16:3)。

这是以色列再次获喂养之记号,

从象征性的数字亦可得知:

五个饼使人忆起梅瑟五书,

十二个筐篮对应以色列十二支派。

默西亚耶稣,在他新选立的宗徒协助下,

正召集以色列流散的羊群。

但这故事也预示圣体圣事的建立:

焦点自饼与鱼转向独有的饼,

而其一连串动作(取饼,祝福,擘开,分施)

正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所行的(26:26)。

此情节最终以收集“碎块”(klasmata,

此词亦用于《教理经传》9:3–4中关于圣体的记载)作为高潮。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