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30
复活期第二周周三
若3:16-21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
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
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
反而获得永生,
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
而是为叫世界藉着他而获救。
那信从他的,不受审判;
那不信的,已受了审判,
因为他没有信从天主独生子的名字。
审判就在于此:光明来到了世界,
世人却爱黑暗甚于光明,
因为他们的行为是邪恶的。
的确,凡作恶的,
都憎恶光明,也不来就光明,
怕自己的行为彰显出来;
然而履行真理的,却来就光明,
为显示出他的行为是在天主内完成的。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接下来的经文延续了“上升与下降”的主题,
但其核心重点在于耶稣赐予生命的能力。
耶稣解释说,他的死亡将
如同梅瑟在旷野中举起铜蛇的情景:
凡仰望铜蛇者,便得痊愈得救。
同样地,耶稣也必须被高高举起在十字架上,
使凡信靠他的人,
都能获得永生(藉着圣神的恩赐)。
这正浓缩在那句广为人知的
第16节中:“天主这样爱了世界,
甚至赐下了他的独生子,
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
反而获得永生。”(永生,藉着圣神。)
在第17至21节中,
耶稣解释他被派遣来,
并非为审判世界,而是为拯救世界。
然而,审判对某些人而言又是不可避免的。
信从耶稣的人,不受审判;
而不信者,因不信天主独生子的名,
早已在审判之下。经文明确指出,
信从耶稣是获得圣神恩赐的必要条件。
作者接着以默示性语言,
总结整个人类历史的图景。
那“光”(即耶稣)已来到世界,
但人们却更爱黑暗(撒殚及其作为),
胜过爱光明。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恶的,
故此避开光明,免得他们的恶行显露出来。
但反之亦然:凡“实行真理”的人(即按真理而生活),
就来到光明前,使他所行的被显明是“在天主内”完成的,
也就是说,是顺从天主旨意而行的。
在默示文学的二元宇宙观中,
这两类人代表了人类的两种根本取向。
若望在此将他们呈现为全人类面临的两条道路的象征。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看见,
认识主的若望愿我明了主是慈悲的,
主不是定世人罪的主,
而是愿意世人悔改,获得真生命的主。
身为一生奉献于主的净配与门徒,
透过每天与主结合的祈祷,
自然地,我会活出主,
活出我主对“悔改罪人”的慈悲,
接纳与拥抱,不判断,不嫌弃,不定罪,
只接纳,只鼓励,只陪伴,只怜悯。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