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望福音并未明言耶稣爱哪一位门徒,
而在14:21,耶稣解释说:“那遵守我命令的,
就是爱我的;我父也要爱他,
我也要爱他,并向他显现。”
由此看来,“耶稣所爱的门徒”并不是一种特权身分,
而是指那位完全遵守耶稣诫命,忠诚不渝的门徒,
也就是那位能在特殊方式中亲近耶稣,获得祂显现的人。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位门徒极可能是《若望一书》的作者——
他不断呼吁团体要忠于耶稣,守祂的命令。
传统认为,这人是“长老若望”(John the Elder),
即《若望一、二、三书》的作者。
这位门徒当时斜倚在耶稣怀中(13:23),
这是犹太筵席中最尊贵的位置。
显然,占据这个位置的不是伯多禄,
这种对比不无暗示意义,
表明这位“耶稣所爱的门徒”在若望团体中拥有特殊地位。
许多学者也指出:在所有出现这位门徒的经文中,
总是明或暗地与伯多禄形成对比——
而每一次,“爱徒”都优于伯多禄。
当伯多禄示意这位门徒询问耶稣谁要出卖祂时,
耶稣悄声答道:“我把浸过口的饼递给谁,谁就是。”
于是耶稣把饼递给犹达斯。
犹达斯接过后,撒殚便进入他内。
耶稣对他说:“你所要做的,快去做吧。”
但在座的其他人都不明白耶稣此话所指为何。
由于犹达斯管理钱囊,有些人以为耶稣是吩咐他去为节期采购,
或是施舍给穷人。犹达斯领了那块饼后就立即离开。
福音作者简洁而意味深长地补充一句:“那时正是黑夜。”
这句看似时间注解的陈述,
其实具有强烈象征意义:
象征着耶稣白日般的公开使命已结束,
而苦难与死亡的黑夜即将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