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利塞人是诚实的,他所说的也没有可疑之处。
他不贪婪,不不诚实,不犯奸淫,
并且守斋和奉献什一之物。
同样,税吏虽然身处圣殿,
却站在后方,连抬头仰望的勇气都没有。
他承认自己是罪人,恳求天主怜悯。
耶稣指出,税吏才是在天主眼中得称义的人。
这个结论对耶稣的听众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为他们对税吏的恶行再熟悉不过,
深知这些人的败坏程度。
税吏并不自欺欺人,
他知道自己是为了卑劣的利益而工作,
并且无力摆脱这个困境。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依靠天主的仁慈。
而法利塞人则完全遵守律法的细节,
没有理由被视为伪善者。
然而,他的劣势在于,
他看不到自己优越的处境是来自天主的恩典,
反而将其视为自己行为的成果,
好像他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天主的恩宠。
然而,整个福音的教导表明,事实恰恰相反。
义人是那些以谦卑的心回应天主慈悲的人,
而不是那些向天主夸耀自己功绩的人。
在《路加福音》的叙述中,
税吏预示了耶稣受难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而这一点也解读了本段经文。
那些在十字架下的见证人也“捶胸痛悔”(23:48),
他们同样是在向天主祈求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