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中的次要角色——
“祭司长和民间的经师”——
也预示了耶稣受难时的重要情节,
司祭长,民间的经师,
以及百姓的长老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
司祭长是耶路撒冷圣殿中资深的成员,
包括现任和前任的大司祭。
经师则是圣经的专家。
在这里,这两组人将默西亚的预言告诉黑落德(2:6;参阅米该亚5:1)。
米该亚书中的引用经过了修改,
可能是由玛窦本人或基督徒经师所为。
“白冷”被描述为“犹大的地”;
“犹大的千族”变成了 “犹大的君王”;
牧羊的语言回忆了天主对达味的应许(撒慕尔记下5:2)。
最引人注目的是“微小”被改为“决不是最小的”,反映出基督诞生后白冷的重要地位。
贤士所献上的奢华礼物同样暗示了预言的实现。
黄金和乳香是外邦人献上的礼物(依撒意亚先知书60:6),
突显了贤士的外邦身份。
他们下拜的举动让人联想到外邦君王向以色列君王的臣服(圣詠72:10–11, 15),
这也解释了为何这些司祭占星家后来被视为“三王”(三王的说法来自礼物的数量,
但叙利亚文本《东方贤士的启示》提到有十二位)。
第三份礼物——没药,通常与君王,
司祭的膏抹以及为死人预备的膏油相关,
可能进一步预示了基督的受难(参阅若望福音19:39)。
后来的基督宗教传统则赋予这三件礼物基督论的意义:
黄金象征君王,乳香象征天主性,没药象征基督的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