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

目 录

2024-12-29

圣家节(丙)

路2:41-52

 

他的父母每年逾越节往耶路撒冷去。

他到了十二岁时,他们又照节日的惯例上去了。

过完了节日,他们回去的时候,

孩童耶稣却留在耶路撒冷,

他的父母并未发觉。

他们只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

遂走了一天的路程;以后,

就在亲戚和相识的人中寻找他。

既找不着,便折回耶路撒冷找他。

过了三天,才在圣殿里找到了他。

他正坐在经师中,

聆听他们,也询问他们。

凡听见他的人,

对他的智慧和对答,

都惊奇不止。

他们一看见他,便大为惊异,

他的母亲就向他说:“孩子,

为什么你这样对待我们?

看,你的父亲和我,

一直痛苦的找你。”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寻找我?

你们不知道我必须在我父亲那里吗?”

但是,他们不明白他对他们所说的话。

他就同他们下去,

来到纳匝肋,

属他们管辖。

他的母亲把这一切默存在心中。

耶稣在智慧和身量上,

并在天主和人前的恩爱上,渐渐地增长。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这是路加福音中特有的一段故事,

其来源可以追溯到福音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诸多资料(1:1–4)。

故事的内容与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

记载的十二岁撒慕尔成为先知的经历有些相似(《古史》5,348–351)。

即便对于最虔诚的犹太人来说,

每年都严格遵守律法规定的三大节期朝圣耶路撒冷是否可行尚不明确。

经文记载玛利亚与若瑟每年都上耶路撒冷,

这并不排除他们可能也参加了其他节期。

路加特别提到耶稣十二岁时的这次旅程。

 

耶路撒冷或巴勒斯坦塔木德规定,

十个男子是举行公开祈祷所需的法定人数,即“米尼安”。

因此,它也将十三岁定为男孩成人的年龄。

那么,路加是否希望读者将耶稣视为圣殿米尼安的一员?

尽管耶路撒冷塔木德成书于公元四世纪,

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二世纪。

无论细节的准确性如何,

路加似乎对当时的犹太教了解颇深,

从而让读者联想到耶稣在圣殿中的时间相当于第一世纪的成人礼“巴尔·米兹瓦”。

 


 

父母寻找三日才找到耶稣,

这一时间跨度预示了他在同一城市经历的受难,

死亡与复活,

从而构成一段首尾呼应的叙事结构,

其闭合点是耶稣在耶路撒冷圣殿中讲道后被捕(22:53)。

耶稣对玛利亚问题的回答(2:48–49)并非不敬,

而是直截了当,

这让他的父母感到困惑。

随后,耶稣与他们一同回到纳匝肋,

并如路加所述,服从他们。

然而,这次事件向父母及读者表明,

他的生命并不局限于自然关系与熟悉的地理环境。

 

玛利亚不断成长于她的信德中,

这从加俾额尔向她报喜时就已开始。

作为一位先知,

她将这一事件珍藏于心,

正如所有先知所做的那样,

细细思量这召叫的深意。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聚焦在十二岁的耶稣得吸引,

独自留在圣殿的画面。

这使我记起一个珍贵记忆。

1996年,我之前所属修会的会祖领我们团体前去修会发源地——匈牙利布达佩斯朝圣。

在一个自由活动的下午,

我决定前去教堂祈祷。

到了那里,我发现教堂的门是锁住的。

由门上的小窗,

我看见一位老先生独自坐在昏暗的教堂里。

我敲门,希望他能为我开门。

这位老先生由教堂的侧门出了来。

我比手画脚跟他说我想进去祈祷,

他就领我进入教堂。等我坐定后,

他还把我头上方的小灯打开。

很快地,他就离去了,

走前还比手画脚地叮咛我离开时要关灯并锁好更衣室的门。

那天下午祭台前两小时独自安静祈祷时光,

让我深知在整个布达佩斯就属我最幸福。

我能体会当初为12岁的耶稣,

留在圣殿的时日该多幸福。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

浙ICP备15033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