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若自卑如这小孩子,
就是天国中最大的。”(18:4)
这教导洋溢着真福八端的神修精神(参5:3–12),
引导人认出孩童灵性上的共鸣,
并因此「接纳」他们(正如耶稣在19:13–15所作)。
玛窦与路加皆记述此比喻,
尽管出现于不同脉络中。
对路加而言,这比喻描绘基督对
“税吏与罪人”等边缘人的关怀(路15:3–7);
而玛窦则赋予它教会性的诠释,
用以描述对迷失信徒的复兴。
以色列“迷失的羊”将由新的牧人牧养,
这些牧人相较于法利塞人,
应确保他们不“轻视”或忽略交付给他们的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