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即便将两位姊妹换为两位男子,
例如一位法利塞人正在行取洁礼,
另一位则与耶稣讨论妥拉的细节,
其故事核心教训亦不变。
此段经文的解释,
远非单纯呈现耶稣在处理姊妹间的争执,
或只是建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
而是作为路加福音中论门徒之道的结语,
其诠释框架应由“门徒身份”来定义。
这段故事对当时社会规范构成直接挑战:
首先,耶稣与两位与他无亲缘关系的女性相处;
其次,一位女子在无男性监督下服侍他;
第三,耶稣教导一位坐在他脚前的妇女,
如同教导男学生一般。
当这些传统界限被打破时,
无论是如玛利亚般内省,
或如玛尔大般行动的女性,
她们所作的一切,皆应为了耶稣,
也因耶稣而行。所有基督门徒,
正如这两姊妹所表现者,也应效法此榜样。
一种内观的态度,
若失去以基督为核心的焦点,
便毫无价值;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
若脱离此焦点,也同样虚妄。
真正的门徒,在天国内生活,
不怀怒气,不存嫉妒与争竞之心,
亦无私利之图。在这意义上,
玛利亚所选的那“更好的一份”,
实为所有门徒的榜样(参见Re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