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2
复活期第二周周五
若6:1-15
这些事以后,耶稣往加里肋亚海,
即提庇黎雅海的对岸去了。
大批群众,因为看见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迹,
都跟随着他。耶稣上了山,
和他的门徒一起坐在那里。
那时,犹太人的庆节,
即逾越节,已临近了。
耶稣举目看见大批群众来到他前,
就对斐理伯说:“我们从那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
他说这话,是为试探斐理伯;
他自己原知道要作什么。
斐理伯回答说:“就是二百块‘德纳’的饼,
也不够每人分得一小块。”有一个门徒,
即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说:“这里有一个儿童,
他有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
但是为这么多的人这算得什么?”
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罢!”
在那地方有许多青草,于是人们便坐下,
男人约有五千。耶稣就拿起饼,
祝谢后,分给坐下的人;
对于鱼也照样作了;让众人任意吃。
他们吃饱以后,耶稣向门徒
说:“把剩下的碎块收集起来,免得蹧蹋了。”
他们就把人吃后所剩下的五个大麦饼的碎块,
收集起来,装满了十二筐。
众人见了耶稣所行的神迹,
就说:“这人确实是那要来到世界上的先知。”
耶稣看出他们要来强迫他,
立他为王,就独自又退避到山里去了。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耶稣此时前往加里肋亚海的东岸,
福音告诉我们:逾越节临近。
一大群人跟随他而来。
耶稣因所行的征兆,
甚至在湖的对岸也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与对观福音不同的是,
若望并未提到耶稣在此教导群众,
只是说他登上山,与门徒同在。
并且,不同于对观福音的记载,
这里没有提到耶稣看见“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参谷6:34),
也未提到群众饥饿或需要食物(参谷8:3;玛15:32)。
若望的叙述极为简洁:
耶稣见一大群人向他走来,
便问门徒们,他们可以在哪里
为众人预备足够的食物。
福音叙述者接着说明,
耶稣并非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
而是在考验门徒的信德。
斐理伯与安德肋表示对此事感到无能为力。
但安德肋说,有一个孩子带着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
耶稣便吩咐门徒叫众人坐下,
他拿起这五个饼,祝谢之后分给坐着的人,
又照样把鱼分给他们。
群众吃饱之后,耶稣吩咐门徒收集剩下的碎片,
“免得有失落的。”门徒便收集了十二篮大麦饼的碎片。
群众见此奇迹,便认定耶稣
就是那位应许要来的“如梅瑟一样的先知”。
耶稣知道他们要来强迫他作王,
于是他独自再次登上山去。
这一段叙述,特别与对观福音中的
类似“分饼奇迹”对比时,
显出若望版本的独特性:
全段聚焦于耶稣的能力及其对群众所带来的影响。
由于此事件与出谷时梅瑟在旷野中
为以色列人供应食物的情景相似,
群众宣称耶稣就是那位梅瑟般的预言者。
然而即便撇开这些相似性不谈,
若望的叙述仍然清楚表明:
耶稣不是被动地被事件推动,
他具有超性的知识,
知道在任何时刻该如何行事。
他也明白群众有意“强迫他为王”。
正因他有这超性的先知知识,
任何人的意图或事件都无法使他惊讶
(我们早在若2:4, 24–25已见此,
之后还会多次见到)。
耶稣也明确表示,
他不愿接受群众对他君王身份的误解。
用若望的神学语言来说,
群众将光荣归于耶稣,
却仅停留在人的层面。
为了避开群众的意图,
耶稣便独自再度上山。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意会,
群众看见与重视的和主
看见并重视的是不同的。
群众看见主能医治病苦,
主看见饥渴世人须得喂养。
主确实愿意医治人的病苦,
然而主更着重的是让世人得灵性与身体的饱饫。
教会历代圣人中,
有的虽因病长期卧床却修德成圣。
印度德肋撒修女从37岁起,
投身关注主饥渴子民得饱饫的眷顾。
与主一起,我也要灵敏留意
并给予来到我面前的主贫苦子民
在基本物质需求上实质的帮助。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