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稣在家乡所遭遇的经历,
预示了“他们的会堂”已变得疏远,
陌生——这是玛窦写作时的现实。
纳匝肋人无法理解耶稣智慧与奇能的来源,
全然不知他既是智慧的化身(11:19),
也是承载天主神能的默西亚(3:16)。
他们只能从家族关系的角度看待他,
把他当作自己人之一。
他们称他为“木匠的儿子”,
这或许反映出玛窦对基督亲自操工的尴尬
(参阅谷6:3:“这人不是那木匠吗?”)。
希腊文中的“木匠”(tektōn)一词,
也可指“石匠”或“工匠”。
首次,在此列出了耶稣的男性兄弟的名字。
他们的名字,毫不意外地,
皆源自以色列的族长传统:
雅各伯(Jacob),若瑟(Joseph),
西满(Simeon)与犹达(Judah)。
其中三人(西满,若瑟和犹达)在耶稣时代尤为流行,
令人想起近代玛加伯英雄(列上2:1–5;列下8:22)。
雅各伯“主的弟兄”,
后来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导者
(参阅宗15:13–21;格前15:7;迦1:19;2:9,12;格前9:5)。
犹达极可能是新约《犹达书》的作者(犹1)。
相比之下,耶稣的姊妹则未被提名。
耶稣那句成语式的话语(亦见若4:44)
保留了一种先知性的基督学遗迹,
虽然这在玛窦的神学中并不核心。
人们对耶稣的反感,
是对一位先知在自己亲近圈子内出现的典型反应
(尽管玛窦试图为耶稣的亲人辩护;参阅谷6:4)。
玛窦还特别强调,耶稣在纳匝肋施行奇迹有限,
并非由于他能力减弱,而是纳匝肋人
“缺乏信德”的直接后果(13:58;参阅谷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