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5
常年期第一周周三
谷1:29-39
耶稣一出会堂,
就同雅各伯和若望来到了西满和安德肋的家里。
那时,西满的岳母正躺着发烧;
有人就向耶稣提起她来,
耶稣上前去,握住她的手,
扶起她来,热症遂即离开了她;
她就伺候他们。
到了晚上,日落之后,
人把所有患病的和附魔的,
都带到他跟前,
阖城的人都聚在门前。
耶稣治好了许多患各种病症的人,
驱逐了许多魔鬼,
并且不许魔鬼说话,
因为魔鬼认识他。
清晨,天还很黑,
耶稣就起身出去,
到荒野的地方,在那里祈祷。
西满和同他在一起的人都去追寻他,
找到了他,
就向他说:“众人都找你呢!”
耶稣对他们说:“让我们到别处去,
到邻近的村镇去罢!
好叫我也在那里宣讲,
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
他遂到加里肋亚各地,
在他们的会堂里宣讲,
并驱逐魔鬼。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马尔谷福音的叙述以急切的节奏继续进行,
展现出耶稣在同一个安息日中的强大能力。
在会堂驱逐邪灵之后,
耶稣医治了西满的岳母。
虽然西满,安德肋,
雅各伯及若望已经戏剧性地
离开捕鱼的生活和湖边的人群,
跟随耶稣,但从西满岳母的在场来看,
他们并没有与家庭完全断绝关系。
马尔谷常常在医治故事中使用“egeiro”
(“起来”或“站起来”)一词,而在这里,
这个词带有“从死里复活”的含义
(参考 5:41;6:14;12:26;14:28;16:6)。
当西满的岳母被治愈时,
热病“离开”了她,
这与葛法翁驱逐邪灵事件中邪灵“离开”那人的描述相似。
结合葛法翁的驱逐魔鬼,
这个带有“复活”含义的医治故事
进一步表现出耶稣作为世界腐败势力的
驱逐者和征服者的形象。
治愈后,西满的岳母开始“服侍他们”
(希腊文 diekonei,NAB 译为“伺候他们”),
这是马尔谷用来描述在 1:13 中天使服侍耶稣,
以及在 10:45 中人子所展现的领导服务榜样的同一个词。
这将西满的岳母置于一个高尚的行列中,
与天使和耶稣的服侍模式相呼应。
马尔谷简要总结了
耶稣为有需要的人
所行的医治与驱逐邪灵的事工。
与之前两个具体的医治与驱魔事件不同,
这里提到耶稣医治了“各种疾病”,
并驱逐了“许多魔鬼”,
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同一天的安息日中。
这次的影响范围更广,
甚至影响到了“全城”。
马尔谷并未将耶稣的神迹视为“证明”他神性的方法,
而是将这些神迹作为展现耶稣作为充满圣神能力的天主子的表现。
这些神迹是马尔谷叙述修辞的一部分,
其目的是说服读者理解耶稣如何作为天主子,
而非单纯确认他的身份。
第 1:34 节后半部分提到耶稣命令魔鬼保持沉默,
“因为魔鬼认识他”,几乎是 1:24–25 的重复。
这种沉默的命令进一步强化了“默西亚秘密”的主题。
马尔谷描绘了耶稣在忙碌的安息日之后,
于第二天清晨离开城外独自祈祷,
寻求重新充电。
西满和其他门徒“追寻”(希腊文 katediōxen auton,
带有某种“追赶”或“逼迫”的敌意色彩)耶稣,
并试图劝说他回到城里。
然而,耶稣拒绝回城,
转而坚持他们去周围的乡镇传道,
他解释说:“因为我是为这事出来的”(1:38)。
这句话是耶稣第一次明确展现他对自己使命的认知,
并开始以行动回应这一使命。
马尔谷福音仅在三处提到耶稣祈祷(参考 6:46;14:32),
而这次的祈祷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祈祷,耶稣明确了自己的使命,
并为接下来的加里肋亚事工奠定了方向。
这种描写暗示了祈祷在耶稣事工中的关键作用,
不仅是属灵力量的来源,
更是让耶稣的使命感和行动方向更加清晰的时刻。
通过这一段,
马尔谷向读者展现了
耶稣作为天主子
在传道与救赎使命中的坚定意志和属灵力量。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赞叹主具备的极大精力,
体力及德能。
在一天内,主先在会堂里讲道,
为一位附魔人驱魔,
后进入伯多禄家,
治好伯多禄岳母的热症,
傍晚又为全城聚集到伯多禄家前的附魔人,
病人驱魔,治病,
而第二天清晨,天还很黑,
主起身去到荒野祈祷。
耶稣是天主,然而耶稣也是人,
耶稣的身体定也会疲累,
耶稣怎不多睡一点?
大学,我修了一门课——睡眠,梦,行为。
教授指出人在睡眠中
重复一个大约80分钟的巡回:浅睡,深睡,做梦,深睡,浅睡,稍稍醒一下;
若继续睡,就进入下个巡回的浅睡,深睡,做梦,深睡,浅睡,稍稍醒一下。
若睡八小时,人大约会做6个梦。
教授说:深睡时,人的脑波呈阿尔法状,
跟人深入祈祷时的脑波雷同。
这告诉我,或许耶稣由祈祷得到如同深睡的精力补给。
其实我也曾有过如此的经验,当圣神领我进入祈祷时,
原本疲惫的我,精神焕发。
与主福传的我要每天祈祷——天未亮,随主进入旷野。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