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复活期第四周周一
若10:1-10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凡不由门进入羊栈,
而由别处爬进去的,
便是贼,是强盗。
由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看门的给他开门,
羊听他的声音;
他按着名字呼唤自己的羊,
并引领出来。
当他把羊放出来以后,
就走在羊前面,羊也跟随他,
因为认得他的声音。
羊决不跟随陌生人,
反而逃避他,
因为羊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
耶稣给他们讲了这个比喻,
他们却不明白给他们所讲的是什么。
于是耶稣又对他们
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我是羊的门;
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和强盗,
羊没有听从他们。
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
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着草场。
贼来,无非是为偷窃、杀害、毁灭;
我来,却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
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来到第十章开头,我们面临一个难题:
牧人比喻及其解释,
如何纳入“叙述+讲论”的结构中?
我们也将看到,此比喻的解释
是以极为浓缩与复杂的
方式呈现,需作特别探讨。
10:1–6
这比喻包含六个要素:牧人,
盗贼与强盗,守门人,门,羊群。
比喻的内容是:牧人从羊圈中呼唤自己的羊,
羊认得他的声音便跟随他。
牠们绝不会跟随陌生人,
因为不认得陌生人的声音。
这虽是个简单的比喻,
听者却未能理解,也就是说,
他们未看出其指向耶稣的意涵。
10:7–10
这几节开始对比喻作出解释,
但第七节读来颇为惊讶:
耶稣宣称:“我就是门。”
读完比喻后,按理我们会期待他自称为牧人。
然而紧接着的第八节
也同样出人意料:“凡在我以先来的,
都是贼和强盗,
羊没有听从他们。”
如果此节要合逻辑地承接上文,
那么“凡”应是指所有「门」;
但若说“凡在我以先来的门
(我就是那门)”则显荒谬。
反之,若这节是在“我是善牧”的宣告之后,
它就完全合理了!
耶稣若是“门”,便无法
与盗贼强盗作逻辑上的对比。
第九节再次申明耶稣是那“门”,
而这节所说则合情合理:“我就是门,
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
可以进,可以出,可以找着草场。”
虽然这解释与原比喻在逻辑上略显牵强,
但却很好地展开了“耶稣为门”的形象。
显然,原本对比喻的说明经过一些编辑,
从文学角度来看,
形成某种不自然的衔接;
然而如同本福音其他地方一样,
从神学角度而言,
每个意象的意义都很清晰。
第十节则又回到“耶稣是善牧”的主题。
盗贼来是为偷窃与杀害;
耶稣来是要使羊“获得生命,
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
这简洁地说明了耶稣使命的宗旨。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看见人类救主——我主,
清楚那无法超越他的邪魔,
是以掠夺孱弱世人打击他。
主比谁都知道他必须聚拢并保护世人。
主以“羊栈”,“羊的门”及“善牧”
形象告诉我,有主,我安全。
在世上,我或许会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然而,我不必伤心,
也不用害怕,因主一直
都把我安置在他的“羊栈”里,
他是我的善牧,守在他羊栈的门处。
有主,我安全,且一无所缺。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