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25-04-10

四旬期第五周周四

若8:51-59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谁

如果遵行我的话,永远见不到死亡。”

犹太人向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附有魔鬼;

亚巴郎和先知都死了;你却说:

谁如果遵行我的话,永远尝不到死味。

难道你比我们的父亲亚巴郎还大吗?

他死了,先知们也死了。

你把你自己当作什么人呢?”

耶稣答复说:“我如果光荣我自己,

我的光荣算不了什么;

那光荣我的,是我的父,

就是你们所称的‘我们的天主’。

你们不认识他,我却认识他;

我若说我不认识他,我便像你们一样是个撒谎者;

但是,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话。

你们的父亲亚巴郎曾欢欣喜乐地

企望看到我的日子,他看见了,极其高兴。”

犹太人就对他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就见过亚巴郎吗?”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在亚巴郎出现以前,我就有。”

他们就拿起石头来要向他投去;

耶稣却隐没了,从圣殿里出去了。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作者继续劝勉人要持守耶稣的话。

他再次将耶稣与亚巴郎进行对比。

若人遵守耶稣的话,便永远不会尝到“死亡”(51–52节)。“

永远的死亡”译自希腊文 thanaton eis ton aiona,

与“永生”一词相对,后者译自 zōē eis ton aiona(参见6:51, 58)。

 

然而,正如以往一样(51–53节),

宗教当局(犹太人)误解了耶稣的话,

将他的话理解为肉身上永不死亡。

因此他们立即反驳说:亚巴郎已死,

众先知也都死了,而耶稣却说:“谁若遵守我的话,

永远不尝死亡。”他们便说他附了魔。

 

耶稣回应(54–55节)说:若他自己荣耀自己,

他的荣耀算不得什么。“但却有一位为我光荣的,

就是你们称为‘我们的天主’的那一位。

你们却不认识他。我若说我不认识他,

我就与你们一样,是说谎的人。”

耶稣坚称自己确实认识天主,并且遵守天主的话。

 


 

随后耶稣再次提及亚巴郎(56节):“你们的祖先亚巴郎,

热切渴望看见我的日子;

他看见了,且欢喜。”

宗教当局(犹太人)对此回应说:“你

还不到五十岁,怎么见过亚巴郎?”

耶稣答说:“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

在亚巴郎生出以前,我就有了。”

 

耶稣在此所用“我就是”(I AM),

直接使用天主自启的名字,表明他与天父一同永恒存在,

因此,亚巴郎的历史年龄或耶稣地上的年岁皆属次要。

 

如同此前的场景,宗教当局(犹太人)

再次拿起石头要砸耶稣(59节),

但耶稣隐身,离开了圣殿。

 

至此,关于耶稣的话语见证的大段落(8:12–59)画下句点。

 

在这篇论述(8:12–59)开头,

耶稣宣称他是“世界的光”。

当宗教当局质疑他是在为自己作证时

(此为本段落的主轴主题),

耶稣解释了自己的见证为何是真实的。

随后整个段落都围绕“他的话”之重要性,

以及人应当住在他的话中展开。

因此,我们在这段落中看见了叙述与讲道的融合:

耶稣以自己的话,为自己作证,

这一过程正是他在帐棚节中讲道的核心。

 

而上一段叙事(7:1–52)与这篇讲道(8:12–59)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即耶稣在帐棚节中宣讲天主之言,

并以自己的话语向世人作证;

故事的结尾是宗教当局对他话语的敌意反应(7:40–52),

也为后续的冲突与受难埋下伏笔。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看见,

天主创造的天使和人类最终皆进入两个归宿中的一个。

一是因听从主,听从圣神,永远见不到死亡;

另一则因违抗天主,良心泯灭而陷入永远的丧亡。

 

就如主在今天福音里说的:“谁如果遵行我的话,永远见不到死亡。”

天主是善,天主引领世人行善。

遵行主的引领并行善的人将生活到永远。

圣玛利亚葛莱蒂从小就善良。

一天,当9岁的圣女在地里协助父亲种地时,

问父亲说:“爸爸,什么样的人能进天国?”

圣女的父亲答说:“心地善良的人。”

圣女立即回应说:“那我要做心地善良的人。”

圣女最终为遵行主的教导,宁死也不犯罪,

且在死后,透过托梦,宽恕了杀害她的亚历山大,

领他悔改,进天国。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