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2
常年期第二周周三
谷3:1-6
耶稣又进了会堂,
在那里有一个人,
他的一只手枯干了。
他们窥察耶稣是否在安息日治好那人,
好去控告他。
耶稣对那有一只手枯了的人说:“起来,站在中间!”
遂对他们说:“安息日许行善呢,
或作恶呢?许救命呢,或害命呢?”
他们一声不响。
耶稣遂含怒环视他们,
见他们的心硬而悲伤,
就对那人说:“伸出手来!”
他一伸,他的手就复了原。
法利塞人一出去,
立刻便与黑落德党人作陷害耶稣的商讨,为除灭他。
《二十一世纪热罗尼莫圣经诠释》就今天福音指出:
耶稣在这一情节中的医治行动
成为叙事发展的关键时刻。
随着故事的展开,
争议的核心围绕着安息日该做什么才是合法的。
然而,这冲突还有它更深的层面:
耶稣的权柄与宗教领袖的权威之间的
对立推动了整段情节的发展。
窥察耶稣是否在安息日治好那人,
好去控告他。
耶稣并未回避冲突,
他命令那人“站起来,站在中间”,
这一举动让人联想起他之前的医治(参阅1:31;2:9,11,12)。
在之前的奇迹中,
耶稣并非主动发起行动,
或只是部分地回应他人的需要。
然而在这里,
耶稣以“人子”(2:28)的身份明确宣示
他有权决定安息日的适当活动。
当耶稣质问关于安息日活动的合法性时,
“他们”保持沉默,耶稣“遂含怒环视他们,
见他们的心硬而悲伤”(3:5)。
马尔谷将“他们”与法老归为一类,
法郎是圣经中最著名的“心硬”人物。
《出埃及纪》(以及旧约的其他地方)
描述法郎的心硬部分是因天主的作为。
然而,在这里,
马尔谷笔下的耶稣因反对者的心硬而愤怒和忧伤,
这一细节颇为引人深思,
尤其是在天主似乎并未直接掌控事情的情况下。
耶稣医治那人的手羞辱了法利塞人,
因为这表明他们既软弱又无效——
他们原本打算抓住耶稣的“把柄”,
却暴露了自己的无能。
耶稣对他们权威的挑战导致法利塞人与
黑落德党人开始图谋要除掉耶稣。
历史上,法利赛人未必会因为耶稣在故事中
至此所言所行而寻求判他死刑。
不到三章的篇幅内,
马可马尔谷注定了耶稣的命运。
马尔谷通过叙事逻辑解释耶稣的结局:
源于耶稣选择挑战宗教权威,
涉及安息日规条,赦罪权,
饮食习惯和禁食等问题。
在这些议题的核心,
是一场根本的权力斗争,
而到这一段落结束时,
耶稣已完全拥抱了这场斗争。
马尔谷将耶稣的能力与权柄描绘为从天主而来,
通过圣神的赋予临到耶稣,
并且这些能力是为病患,
不洁之人,被魔鬼附身的人和残疾人服务的。
马尔谷笔下的耶稣特别关爱这些边缘化的人,
因为他自己也被排挤在权力的中心之外(参阅1:45)。
这就形成了耶稣与犹太宗教权威之间的鲜明对比,
尽管马马尔谷在叙事中不够历史性地将这些权威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耶稣。
通过选择为最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耶稣出乎意料地踏上了通向十字架的道路。
因此,马尔谷福音中耶稣的
人类之死并非源于一个预先设定的神圣计划或天主的旨意。
相反,耶稣因其生活方式和他所反对的人而被钉死。
今天主前福音默想,
圣神领我再次确信:
跟随主的我,
要不受他人相反目标或价值观的胁迫
而坚持行善与救命,
即便这为我带来迫害,
甚或生命的失去。
回顾过往,在生命中,
我经历过雷同今天福音中主的遭遇。
如今我知道我是在分享主的命运,
这为我带来安慰。
默观默想今天的福音,你看见什么?
+ZHYS